有一陣子又荒廢了一下網誌... 趕緊想個主題來寫一下好了.
話說上星期某一天... 印象中似乎是星期三.晚上突然接到湯姆老哥打來的電話,
問我要不要出去吃個晚餐.其實也真的好一陣子沒有跟老哥聚一聚了.以前還不大
忙的時候,常接到老哥去他家作客的邀約,但是隨著課程越來越忙,類似的機會也慢
慢減少了.雖說住在同一個城市,但是見面的次數一個月似乎不到一次呢.當然啦,
呵呵...有一方面的原因是老哥太好客的關係.小弟平常並沒有品酒的習慣,反觀老哥
他對美酒情有獨鍾.因此每次去作客,都會好一陣子對酒精飲料有卻步的情形.加上還
是不習慣去別人家裡過夜的關係.所以造成兩人見面的機會又大減不少.
老哥對於酒的品味,雖然還不到使用夜光杯喝葡萄美酒的雅興,但是舉凡澳洲啤酒,紅,
白葡萄酒,法國氣泡酒...等.光是家裡的收藏包含朋友的送禮,真的是讓我嘆為觀止.
也因此往往去老哥家作客,都讓我用走的進去,非喝到倒下躺到隔天才有辦法離開...
哈哈.(請不要誤會,並不是豪飲,而是小弟實在不勝酒力,加上老哥他熱情的不停將我
的酒杯填滿,一杯,兩杯黃湯下肚之後,小的就倒下了.)
(以上圖片是小弟不雅之照... 雖已經過特殊處理,沒的傷害客倌的眼睛啊...
不過卻是小弟不勝酒力的證據...哈哈...只有Jack老哥你不能笑!!要是你在,躺在地上的是"我們")
好了,其實這不是重點啦...
重點是今晚聚餐的邀約呢,起因是剛好老哥有一位日籍的朋友對台灣的鼎泰豐料理情有
獨鍾.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裡,發現墨爾本中國城區有一家味道風格蠻相似的餐廳.因此便
介紹給老哥知道.墨市中國城小弟去的次數也不少,加上本地來自中國的移民人數變多之
後,如果要說中國餐廳間數增加這點我相信,不過要能夠媲美鼎泰豐...這倒是真的第一
次聽人這樣子說呢.講到比較,我不算有資格,因為吃鼎泰豐似乎只有一次,而且還是已經
記不得多少年前跟表姊,表姊夫一起去吃的.反正有人介紹代表應該是不錯的吧??
搭上老哥的車子後,我們就出發了.
來過墨爾本唐人街的人應該都知道,是一條蠻長的窄街道(名叫Little Bourke Street)
但分成約兩個路口的區域所構成的.跟雪梨的唐人街比起來,還真的算是小巫見大巫了.對
大部分的人來說,較有印象的是前半段的區域.然而這間店卻是位於後半段的部分.難怪我
完全沒有印象.不過走在晚上後半段的唐人街,還蠻有"非澳洲"的異國風味呢!
從Parliament車站反方向往唐人街走,先會經過一段蠻有歐洲風味的餐廳,酒吧區.也有可
以給遊客住宿的公寓旅館.接著經過唐人街特有的牌坊,便正是進入China town區囉.
p.s.轉角剛好有一間叫做Yam Cha的餐廳.顧名思義就是港式飲茶店囉~~這間店似乎之前
在其他網友的網誌上有看到別人推薦過.來到墨爾本已經一年多一點了,還真的沒什麼機會
去吃飲茶呢.畢竟飲茶一個人去吃很怪呢...呵呵.這裡先岔開話題一下,話說正宗港式飲茶
的文化跟咱們台灣人的真的大不同.台灣人基於好客以及"悲天憫人"的天性,在外飲食甚至
家裡請客,都深怕吃不飽,不夠吃,往往會叫了滿桌子豐富的菜色.就連飲茶也是.一進飲茶店,
不說什麼,管他什麼"餃",舉凡蝦餃,韭菜餃,粉果什麼的,都先來一份再說,然後餐車一經過,
上頭可以吃的都先來一份,其他的像是鳳爪,鼓汁蒸排骨更是不在話下.重點就是滿桌子的菜,
因為什麼都想要吃到嘛~~ 但是以前高中時有一次,跟一群華人的同學去港式飲茶聚餐,那一
次真的讓我見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港式飲茶文化.所謂"飲茶",看字面意思就可一目了然.
香片,普耳或是菊花都是可搭配的茶水種類.不過當時香港的朋友讓我了解,吃飲茶,其實喝茶
聊天才是重點,那些在咱們台灣人眼裡的美味點心,對他們來說真的只能是陪襯.當時的情況
大概是這樣子的.一張大圓桌坐滿大概將近10人,依稀記得當時小弟已經餓到受不了了,可是
看到同學們還真的在那裡喝茶聊天起來,餐車都不知道已經經過了幾次,頂多看到同學點了一兩
籠點心放在桌上,然後繼續聊天...大家不點菜,我也不好意思點來獨吃.小弟我當時只能望著
隔壁桌客人筷子夾的韭菜餃直流口水... 不過港式飲茶還真的是很被大眾接受的一種飲食文化
呢,別的國家我不清楚,在澳洲呢,根據以前在adelaide, sydney, canberra,甚至現在的
melbourne,每到週末中午,各飲茶餐廳幾乎都高朋滿座.連澳洲人都喜歡.雪梨的尤其恐怖...
得排隊等桌位,而且一個中午時間,還分成上,下兩各場次呢.
回到原本的話題,走著走著,今天的餐廳就快到了.
我覺得墨爾本唐人街真的是臥虎藏龍.一條窄窄的街道,然而兩旁還有一些不注意就會擦肩而過
的小弄.10年前的墨爾本唐人街小弄,我還有印象有看過什麼... 澳洲華人"紅"幫的總部咧~~
門口列著紅幫的幫規,條文.挖哩咧~~拍蠱惑仔喔?? 不過10年後的現在,當時謎樣的幫會總壇,
不知曾幾何時已經被餐廳所取代了.
"胡同",一個很有北京味兒的名字,就是今天的餐廳.
一走進店裡,位在一樓的透明式廚房的確有那麼一點兒鼎泰豐的味道.一堆蒸籠.二樓才是主要
用餐的地方,擺設很有後現代中國的風味呢.
其實我很想知道,小籠包到底是北方還是南方的料理啊?? 北京風味的餐廳吃的到,上海風味的
餐廳也吃得到... 當然我很不想去相信小籠包真的是一部香港電影"小白龍"裡,扮演盲劍客的
吳鎮宇為了讓扮演突然得到神功的小白龍-張柏芝,吃的下東西,而為她研發出包了肉餡的小包
子,從此堪稱小龍/籠包的由來... 這解釋太諂媚了.應該只是搏君一璨的劇情吧??
今晚點的大部分有小籠包,煎餃,菜餃,紅油炒手,然後點了一鍋酸菜魚片湯.
吃完後的心得感想嗎?? ok啦,還不錯.小籠包裡的湯汁沒令人失望,連煎餃的餡都還能噴湯汁
反而令人印象深刻.(可以媲美電影"食神",一口咬下"爆漿賴尿牛肉丸"的情形,只是我沒有撫摸
著自己的臉,幻想穿著白紗在沙灘上奔跑的情節...)
- May 11 Mon 2009 17:19
墨爾本飲食紀行之一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